新华社透露楼市调控的"核心机密"!

  • 时间:2017-11-28 09:32 编辑: 来源: 阅读:528
  • 扫一扫,手机访问
摘要:1月26日,新华社突然播发了一篇关于楼市的“新华时评”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篇稿件明确提出了“引导资金从房地产市场转向资本市场”的说法!这是官方媒体第一次交代楼市调控“围魏救赵”的思路。这篇文章的篇幅不长,下面让我们看一下全文:“

1月26日,新华社突然播发了一篇关于楼市的“新华时评”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篇稿件明确提出了“引导资金从房地产市场转向资本市场”的说法!

这是官方媒体第一次交代楼市调控“围魏救赵”的思路。

这篇文章的篇幅不长,下面让我们看一下全文:

“八成首付”“最低8%的中签率”、众筹买房、裹着棉被彻夜排队……近期,有的城市万人抢房的“盛况”引发舆论关注。在限购、限售、限价、限贷等政策调控下,一些地方一二手房价倒挂,引发抢购新房。

出现这一现象,不是房地产市场调控太严了,恰恰是调控不够全面、改革不够深化。当前,房地产市场调控进入“深水区”,调控难度加大。市场越是焦虑越要稳定预期,市场越是疯狂越要深化改革,在改革前进的道路上不能失去方寸、丢了耐心。

限价等调控目的,不是限制新房开盘价的单边作业,也不是要“捂”住房价,更不是为了统计数字“好看”。调控房地产市场,要让短期调控政策为长期改革创造窗口期,让调控与改革措施共同发力,治标更须治本。

首先,短期楼市调控应当让位于长效机制,朝着“房子是用来住的”方向,建立长效机制,逐步扩大对公共租赁住房的土地供给,着重满足外来务工人员、新就业大学生等城市“夹心层”和困难群众的住房需求,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,促进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平衡。

其次,做大做好资本市场,增加优质投资品供应,扩大投资渠道,引导资金从房地产市场转向其他市场。降低房地产业投资收益,从金融上掐断投机炒房的明沟暗道,引导投资进入实体经济,转移到急需支持的产业发展中去。

另外,严格按照房地产的功能定位,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,厘清主要矛盾,配套政策措施,实现短期和长期机制的协调一致,将改革不断引向深入。如此多管齐下,稳定预期,兼顾短期与长远利益,做细做实,这样才能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

下面是点评:

第一,这篇“新华时评”只有600多字,可谓“短小精悍”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一共署了3个记者的名字。也就是说,平均每个人写了200多字。

3个人署名一篇600多字的文章,是新华社“劳动力过剩”吗?当然不是,只能说明一点:稿件重要,代表的不是个人观点。

第二,三个作者都是新华社江苏分社的记者,文章有为南京刚刚出现的“新房销售抢购潮”打圆场、做解释的意思。

比如文章里说的出现万人抢购,“不是房地产市场调控太严了,恰恰是调控不够全面、改革不够深化。当前,房地产市场调控进入‘深水区’,调控难度加大。市场越是焦虑越要稳定预期。”等等第三,真正值得注意的是,新华社这篇稿件承认了一个市场猜测:政府有意引导资金从房地产市场进入资本市场、实体经济。文章说:

做大做好资本市场,增加优质投资品供应,扩大投资渠道,引导资金从房地产市场转向其他市场。降低房地产业投资收益,从金融上掐断投机炒房的明沟暗道,引导投资进入实体经济,转移到急需支持的产业发展中去。

但问题是,新华社记者可能还不知道,根据央行刚刚公布的“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”,截止今年9月,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5.76%,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5.01%。

这告诉我们,企业到银行贷款搞实业,其贷款利率比“个人贷款买房子”要贵15%。事实上,能在银行拿到贷款的企业,都是大企业、国企。中小企业拿到的贷款,往往是二手贷款、三手贷款,其利率比买房子贷款至少贵30%!

也就是说,目前中国的“利率体系”仍然是鼓励贷款买房子的,而不是贷款搞实业!

至于引导资金流入股市,这当然愿望美好。但关键问题是,中国股市早晚将迎来注册制,目前A股的估值水平太高,在创业板市场,市盈率中位数高达60倍。整个A股的市盈率中位数则是47倍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政府有意在股市上制造“赚钱效应”,恐怕只能刺激出另外一轮“政策大牛市”,最终重演2015年的大股灾!因为注册制早晚要来,注册制下无法维持这样的高估值。

但无论如何,这篇文章表达的观点值得重视,因为接下来政府可能就会这样玩。

至于“从金融上掐断投机炒房的明沟暗道”,最终“降低房地产业投资收益”,恰恰就是现在的政策导向。


常州市大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    金坛新房    金坛二手房    金坛租房    苏ICP备2020068375号-2 常州市大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© 2014-2024 客服热线:0519-82881234
声明:本网站所发布的新房、二手房、出租房的价格等信息仅供网友参考,真实信息要以发布者的资料为准。
在线咨询
广告咨询 客服建议 咨询热线
0519-82881234
扫一扫

手机访问更便捷
返回顶部